# 关键时间

  • 23:28:02半影食始
  • 00:26:40初亏
  • 01:30:14食既
  • 02:11:41食甚
  • 02:53:08生光
  • 03:56:42复圆
  • 04:55:20半影食终

# 前期准备

# 天气与地点

  • 提前48小时查看云量,优先选择海拔高、光害低的开阔地
参考app

windy,天文通,莉景天气

  • 城市内也可拍摄,只要月亮方向无遮挡即可

# 器材清单

  • 机身:单反、微单、手机皆可
    EOS R10
  • 镜头:
    • 特写:≥400mm(全画幅)
    • 月轨:85mm-135mm
    • 地景+月轨:24-100mm
      RF-S18-150mm(等效28.8-240mm)
  • 支架:稳固三脚架
  • 便携:双肩包/斜挎包
  • 远控:快门线/遥控器/手机app调参数用
    Camera Connect
  • 手机党:10×光学变焦机型
  • 进阶:赤道仪
    💔暂时供不起
  • 续航:电池、充电宝
  • 个人:热水、夜间防寒、防蚊用品、小凳子

# 参数

  • 模式:手动M档,关闭防抖
  • 对焦:务必手动对焦,放大屏幕对着月亮边缘调清晰
  • 焦段:拍月食全过程序列,推荐30mm左右;想全程记录无压力,20mm更稳妥
  • 测光:点测光,锁定月亮亮度,避免过曝
  • 初亏:

ISO 100-200 | 快门 1/100-1/500 s | 光圈 f/8-f/11

  • 全食(血月):

ISO 1600以上 | 快门 1/4-2 s | 光圈 f5/6-f/8

  • 复圆:💔一定记得调不然过曝

ISO 100-200 | 快门 1/100-1/500 s | 光圈 f/8-f/11

# 实战流程

  1. 预先试拍满月,确认对焦与构图
  2. 设置间隔拍摄参数:间隔时间控制在17s左右,拍摄张数750-1000
  3. 初亏开始,保持曝光参数,连续拍摄记录缺口变化
  4. 开始提高曝光:月亮逐渐变暗,逐步降快门,提ISO
  5. 全食段:切换血月参数,可拍一张地景正常曝光备用
  6. 生光后:反向调整参数,恢复高快门
  7. 复圆后:可收工,也可再拍一组地景用于后期合成

拍摄的同时不要忘记用眼睛观看,欣赏和记录我全都要

# 创意拍法

糖葫芦序列

  • 固定机位,每8-10min拍一张,后期把月亮按时间轴“串”成一串糖葫芦
  • 需提前用Planit/Stellarium模拟月亮轨迹,选取合适地景
    延时摄影
    间隔10-20s拍一张,合成月食全过程视频
    HDR合成
    包围曝光拍摄地景和月亮,后期合成
    血月+银河
  • 食甚阶段月亮亮度仅约-3等,可同时拍到夏季银河
  • 超广角14-24mm,f/2.8,ISO 3200,15-20s,地景单独曝光后HDR合成
    超大巨月+地标
  • 使用600mm以上长焦,在1-2km外寻找高处建筑/桥梁,利用透视压缩拍出“红月悬塔”
  • 提前用地图软件测算拍摄距离与月亮仰角

# 后期思路

  1. Lightroom统一调色
  2. Photoshop堆栈“变亮”叠加月轨GIF
  3. 血月+地景:分别导入图层,蒙版擦出正确曝光区域

# 个人

可能只能拍月亮序列,今年月亮较高,
优先拍序列,次要拍延时
避免不停变换参数,设置包围曝光,一组3-5张,每张间隔1-1.5档曝光?
拍摄间隔时间:建议3-5分钟一组

# 巧摄

广角拍摄带地景的月食

  • 目的:制作延时和月食序列

  • 器材:20mm或更广才能包括整个序列

  • 模拟月食序列,把构图定下来,相机全程不动

  • 按照月全食来定下来曝光参数,全程M档(所以开始和结束的时候,月亮会过曝,不过没事)

  • 曝光计算

  • 手动模式

  • EV

  • 已知场景

  • 月食(出现五个月全食)

  • Danjon(丹戎標度)

  • 经验拍广角用Danjon3(EV1.6)

  • 长按ISO变为自动

  • 星星星轨

  • 星轨模式关闭

  • 星点法则模糊圈法则

  • 星点法则设置,传感器大小,大幅打印打开

  • 20mm < 4s,针对星星,月亮变为1s

  • 景深计算摄影工具

  • 前景想拍灯光芒四射,最好f/16但是画质会有损失,一般改到f/13或者f/11

  • M档曝光,调节参数

  • 间隔拍摄,间隔10s以上

  • 取景框有设置3×3+对角线

  • 拍出来金箍棒月亮序列,前后过曝

ISO一般不超过6400